中職思政教學反思范文
時間:2024-04-08 16:20:0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中職思政教學反思,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作為一名初中思想政治教師,我一直在思索如何能夠上好這門課程,使師生都能夠在教與學中得到快樂,使學生真正將學到的知識用于生活實踐中。思想政治課是老師在塑造學生美好的心靈,特別是在初中階段,上思想政治課的老師要教育、啟發(f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為此,就要求老師必須具備較高而靈活的教育教學技巧。思想政治課的改革與素質教育的實施,教學方法的探索與創(chuàng)新,學校德育工作的加強等等,都是與老師的才能與素養(yǎng)的提高分不開的。思想政治課的主要任務是,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合作、學會學習,全面提高認識社會、適應社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思想政治課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品德課的興趣,使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相結合,達到教學目的?為此淺談點滴體會,與大家分享。
時代呼喚創(chuàng)新教育。傳統(tǒng)的政治課堂存在許多弊端,如:教師講授多,學生思考少;師生一問一答多,學生探討研究少;教師啟動問題多,學生啟動問題少;強求一致多,發(fā)展個性少等等。這些傾向妨害和限制了學生與生俱來的個性和潛能,不利于創(chuàng)新人才的培養(yǎng)。
不能整合有效的教學資源,缺乏正確的教材觀。在課堂教學中,學生資源開發(fā)利用程度不夠,部分教師不注重學生的個性差異、生活經(jīng)歷、學習基礎等實際,只從教者本身的角度出發(fā),準備和組織教學,搞“一刀切”,因而造成課上“剃頭挑子一頭熱”的現(xiàn)象,教師在課堂上顯得很吃力,學生卻無動于衷,失去了對課堂學習的興趣。例如,江蘇省教育廳曾給全省中小學配發(fā)優(yōu)質教學光盤,成為中小學教育教學的典型范例,可是部分學校、部分老師就是沒有用起來;網(wǎng)絡上也給我們提供了一些優(yōu)秀的教育教學資源,但由于一些教師盲目自大,先進的經(jīng)驗不去學習,固步自封,墨守成規(guī),使一些優(yōu)質教學資源沒有發(fā)揮最大效益。作為教師,應根據(jù)教情和學情,充分整合有效的教學資源。我們既要充分發(fā)揮教材在教學中的指導作用,又要跳出教材和教參的條條框框的限制,打破教材的原有順序,大膽地對教材進行增刪取舍,適當拓展延伸;利用現(xiàn)有的教育教學資源,有機地進行糅合,發(fā)揮每個資源的長處和優(yōu)勢,為課堂所用。
過分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新課改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理念,一些教師由于對這一理念缺乏深刻的理解,以為新課改追求的是在課堂上要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他們自己去合作探究,教師就解放了,無需教師去準備和組織,于是片面追求課堂上小組合作學習這一形式,缺乏教師的正確引導,討論時間又沒有保證,有時學生還沒有進入合作狀態(tài),小組合作學習就在教師的要求下草草結束了。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自己在課堂上的主導作用,作為教師要在課前精心組織、準備和安排,要根據(jù)實際情況,組織安排活動。在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和課堂討論過程中,應及時巡視課堂,發(fā)現(xiàn)問題時要給予必要的指導和幫助,指導學生尋找問題的著手點,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在課堂活動中,要科學地合理安排,保證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參與活動,以期真正地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達到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或主動性的目的。
過于注重學生的個體代表效應,弱化學生群體效益。就學生方面來說,由于缺乏平等的溝通與交流,尤其是缺乏深層的交流和碰撞,結果往往是優(yōu)秀者的意見和想法代替了小組其他成員的意見和想法,學習成績差的學生成了陪襯,他們更多的時候是在當聽眾,即使他們發(fā)表了意見也不會受到重視。合作學習的目的在于使每一個學生盡可能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就教師而言,為實現(xiàn)這一目標:首先,選取合作學習內容要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可合作性和可評估性。其次,對合作學習的目標確定要適當,起點不宜太高,盡管合作學習注重突出教學的情意功能,追求三維目標的均衡達成,但客觀地說,一節(jié)課不可能將三維目標一并實現(xiàn),應根據(jù)不同的內容組織,不同的合作形式,有側重地實現(xiàn)一類或兩類目標。再次,在評價合作學習時,要以“尊重每個學生,讓每個學生都有進步”作為評價合作學習的目標和尺度,把小組總體成績作為獎勵或認可的依據(jù),形成“組內成員合作,組間成員競爭”的格局,使得整個評價的重心由鼓勵個人競爭達標轉向大家合作達標。另外,合作學習要給予充分的時間,讓組內的每個成員都有暢所欲言的機會。
篇2
關鍵詞:初中政治;教學反思
中圖分類號:G63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5)03-0047-01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政治、經(jīng)濟、科技文化得到了迅速發(fā)展,教育事業(yè)的改革與發(fā)展取得令人矚目的巨大成就,特別是政治課的改革邁出了新的步伐,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突破應試教育的"包圍"走進"素質教育"
長時期以來,政治課被簡單地理解為說教課、背誦課,傳統(tǒng)的政治教學,就是一言堂、滿堂灌,照本宣科,條條框框等教條式教學,圍繞"應試"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傳統(tǒng)教育模式,是一種面向少數(shù)人而忽視多數(shù)人的淘汰式的選拔教育。在這種模式下,各級各類學校在教學安排上明顯偏重智育,把學生訓成了考試機器,高分低能,心理負擔過重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教師也惟升學率是從,因為只有如此,才有資格談獎金、職稱、晉級、住房等。結果呢?人的素質沒有提高,黨的教育方針也沒有真正貫徹。黨的十五大報告中強調指出:"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重視受教育者素質的提高,培養(yǎng)德、智、體等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改革人才培養(yǎng)模式,由"應試教育"向全面素質教育轉變,這是我國國民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對中小學教育提出的要求,是基礎教育面臨的一項重大任務。
2.突破閉卷考試的"包圍"走進開卷考試
傳統(tǒng)的閉卷考試立足于選拔,實施選拔性教育行為,只面向少數(shù)升學有望的學生,使大多數(shù)學生以失敗者的心態(tài)進入社會;閉卷考試以考試為指揮棒,只在考試能力上下工夫,重考試結果而輕教學過程,以考分作為衡量教學質量的唯一標準;閉卷考試采取違背教育規(guī)律的"題海戰(zhàn)術"及"加班"、"加點"、"加壓"的辦法給學生造成沉重的課業(yè)負擔,扼殺了學生的個性與特長的發(fā)展,使他們的身心長期處于難以承受的超負荷狀態(tài),而過早地卷入殘酷的社會競爭中。為克服閉卷考試的種種弊端,變"尋找適應教育的學生"為"尋找適應學生的教育",前些年教育部發(fā)出政治科中考改革指導意見后,對政治科考試制度進行了重大改革。從而使初中政治課突破閉卷考試的"包圍"走進了開卷考試。初中政治課實行開卷考試,即考試時允許考生攜帶政治教材及相關資料進入考場,隨時查閱。要求學生運用課本中的知識、觀點、原理,聯(lián)系國際國內重點熱點問題、聯(lián)系校園生活實際以及自身的思想行為實際,充分發(fā)揮各自的主觀能動性,分析、解決試卷中的問題。此舉措重在培養(yǎng)學生利用課本知識分析、處理社會問題的思維方法和創(chuàng)新能力。幫助學生逐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3.創(chuàng)設良好教學情境,激勵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
情境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為了達到即定的教學目的,從教學需要出發(fā),引入,創(chuàng)造或創(chuàng)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具體場景或氛圍,以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幫助學生迅速而正確地理解教學內容,促進他們的心理機能全面和諧發(fā)展的一種教學方法。情境教學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而且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情境教學以美為突破口,以情為紐帶,以思維為核心,因而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思維有著獨特的作用。教學也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它是一種與創(chuàng)新教育相適應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可以通過教師創(chuàng)設與教材內容相符合的教學情境,制造一種能激起學生思考的條件和氛圍,使學生在客觀情境中獲得具體的感受,從而激發(fā)其相應情感,由此引導學生關注教學內容,產(chǎn)生積極的態(tài)度傾向,把激起的強烈情感投入教學活動,進而激發(fā)學生思考、探究的需要,發(fā)展其創(chuàng)造思維。
思想政治活動課,是根據(jù)新修訂的《課程標準》提出的新的要求,是能力要求的最高層次。它以活動來代替過去的運用,說明對學生的要求有進一步的提高,要求學生把學到的有關知識,通過自己的有關實踐,去加深理解,并運用到新情況、新問題、新事物之中,以達到使學生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創(chuàng)新的目的。因此創(chuàng)設良好教學情境激勵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教師首先自己應刻意求新,不因循舊習,勇于拋棄說教和陳規(guī),努力形成有利于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造性人才的獨特的教學風格。其次,教師要對政治教材內容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要創(chuàng)設創(chuàng)新教育氛圍,為學生提供主動學習、積極參與的空間,充分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作用。再次,教學過程是師生共同活動的過程,政治課教學中要把看書權、思考權、討論權還給學生,提倡在看、思、說中質疑和提高。要呵護學生每一個具有新意的沖動和念頭,珍惜他們每一個帶有創(chuàng)意的言行。
4.針對三個"突破"引發(fā)的幾點思考
4.1素質教育的障礙。近幾年來,許多學校在進行素質教育的嘗試中,有成功的經(jīng)驗,也有失敗的教訓,還有前改后返的體會,但總的來說進度不快。究其原因關鍵的一條就是設有一個政府部門制定出以實施素質教育為目標的對教學管理的評價模式,這一點是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重大障礙。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是課堂,初中政治課應從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入手。
4.2開卷考試的弊端。評閱中考試卷必須選拔政教專業(yè)的、多年上畢業(yè)班的、經(jīng)驗豐富的、責任心強的政治教師參加閱卷??梢?,作為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突破口,開卷考試不是素質教育的終結,而是素質教育的開端。
4.3新課程的缺陷。新課程的缺陷主要體現(xiàn)在新教材中的活動課。新教材的一大貢獻是在理論知識學習后,適時安排活動課驗證和鞏固教學內容。但是,如何將教材中大量空洞枯燥的政治理論,通過生動活潑的活動表現(xiàn)出來,充分發(fā)揮實踐和活動在提高學科教學質量以及增強學生思想道德素質中的重大作用還顯得薄弱。要提高初中政治課的教育教學質量,最終讓學生獲取知識、培養(yǎng)能力、提高覺悟,就必須處理好"灌輸"與探究的關系。
篇3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有效性;教師素養(yǎng);學生主體;實踐活動
新課程改革的關鍵是教學改革。目前,課程改革在課堂教學層面遇到的最大挑戰(zhàn)是如何打破教學無效和低效的瓶頸。因此,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已成為當前深化課程改革的關鍵,也是教學改革追求的永恒主題。所謂“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后,學生所獲得的具體的進步或發(fā)展。簡而言之,學生有無進步或發(fā)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唯一指標。那么,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下面筆者就結合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一、 注重教師自身素養(yǎng)的提升
(一)提升教師的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
教師的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是影響教學有效性的重要因素。與其他學科教學不同,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不僅承擔著傳授知識的任務,而且承擔著高中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任。這就要求政治課教師不僅要“言傳”,更要“身教”。有人說:“教師個人的范例,對于青年人的心靈,是任何東西都不可能代替的陽光?!苯處煹囊谎砸恍?、一舉一動都通過學生的眼睛在心靈的底片上留下影像,對他們的精神世界起著無聲無息的作用。例如,教師講誠實守信,自己卻經(jīng)常失信于人;講遵紀守法,自己卻常常上課遲到或早退;講努力奉獻,自己卻對工作敷衍塞責、不求上進,只講回報不愿付出。這樣的教育教學沒有任何的真理性可言,不能使學生信服,這樣的課堂也是在“演戲”。可見,政治課教師必須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只有這樣,教師在課堂上所傳導的社會要求才能更好地為學生所接受,才能使課堂教學取得實質性的進展。
(二)提升教師的專業(yè)知識素養(yǎng)
黃宗羲曾說過:“聞之未聞、業(yè)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則非師矣?!苯處熯@個職業(yè)是靠知識背景和文化底蘊說話的職業(yè)。豐厚、扎實的專業(yè)知識儲備和文化積淀是一名優(yōu)秀的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的必備條件?,F(xiàn)實生活中,許多教師專業(yè)知識素養(yǎng)薄弱,僅憑課本和教參“照本宣科”,造成了對教材駕馭不好,出現(xiàn)“不會教書”“教得很死”“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等現(xiàn)象,從而導致課堂教學的低效性、無效性。為此,思想政治課教師應不斷提高認識,豐富知識。常言道:“名師出高徒。”一般來講,學生知識的獲得與教師的專業(yè)知識情況有關,只有知識淵博的教師,才能合理地組織、設計課堂活動,才能在教學中更善于把真實世界與課程中的相關主題聯(lián)系起來,同時也更善于把準確的學科知識與技能教給學生,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不斷更新教師的教育觀念
教育觀念是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形成的對相關教育現(xiàn)象的主體性認識,是教師教育行為的內在依據(jù)和基礎。教師的教育觀念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大小,一位教師是否具備主體性教育觀念、終身教育觀念、素質教育觀念、創(chuàng)新教育觀念,是否關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是否認為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等,這些都會影響教師教育教學活動的實施。如果教師的教育觀念落后,勢必會影響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的學習興趣,從而影響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效果。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政治課教師必須不斷更新原來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樹立現(xiàn)代教育觀念,真正做到以人為本,了解學生的個性,關注每個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
二、激發(fā)學生興趣,培養(yǎng)學生主體參與意識
(一)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說:“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學氣氛是保證有效進行教學的主要條件,而這種良好的教學氣氛的創(chuàng)設是以良好的人際關系為基礎或前提的?!毙抡n程理念認為,良好的師生關系是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要求師生之間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學習。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是實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的保證,也是素質教育的需要。因此,思想政治課教師應注意自身角色的轉變,樹立民主、平等的觀念和為學生服務的思想,打破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一言堂”的“專制”現(xiàn)象,實現(xiàn)教學的民主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把自己看成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是學生的朋友;把教學過程看成是師生平等對話交流,人人參與,師生互動,教學相長,形成“學習共同體”的過程。同時,教師還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允許學生在課堂上“犯錯誤”,鼓勵學生發(fā)表獨立見解,允許學生質疑問題,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種寬松的環(huán)境。只有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才能使學生對教師所任教的學科產(chǎn)生興趣,使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得到充分發(fā)揮,改變過去被動聽課的狀態(tài)。
(二)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紐斯指出,課堂“應當是快樂的場所”。心理學研究證明,單一的刺激容易產(chǎn)生疲勞,如果一堂課甚至一個教學階段只采用一種方法,那么學生就會疲勞;如果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就能調動各種感官參與教學活動,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要改變思想政治課枯燥、乏味、空洞的現(xiàn)狀,使之寓教于樂,喚起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思想政治課上充分發(fā)揮主體性作用,教師就要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方法有講授法、討論法、課堂提問法、情景教學法、合作學習教學法、研究性學習教學法等。這些教學方法的設計思路可從兩個方面去考慮:一是在每堂課里應形成不同的教法;二是在不同的章節(jié)之間盡可能采取不同的教學形式。這樣一來,學生求新、求變的心理得到了滿足,就會產(chǎn)生持久的學習動力,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從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篇4
【關鍵詞】新課改 政治教學 用教材教
在傳統(tǒng)教育中,教師為了考而教,學生為了考而學,完全成為考試的奴隸。因此為了順應社會時展的需求,開展了由單純對知識傳授向知識技能應用提升,由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的一系列的探索與改革上來。本人結合我校高中政治教學在新課改下教師方面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談一下個人的一些看法。
一、課改中教師方面存在的問題
首先,教師教學觀念落后的問題
(一)不注重三維目標的培養(yǎng)
在傳統(tǒng)的政治教學中,只重視教學過程中知識與技能的傳授,教師只是教學計劃的忠實執(zhí)行者,忽視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培養(yǎng)。具體體現(xiàn)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的教學,仍然存在“三多三少”的狀況,即存在著盲目操作多,精心設計少;教師講得多,學生思考少;機械重復多,整理加工少。另外學生在學習方面上則是有些學生學科基礎知識掌握不全面,基本技能差;思維能力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強;用本學科術語表達能力差,語言不規(guī)范;部分學生被動做題多、獨立思考少,時間積累多、效率提高少,背誦結論多、思考過程少。
(二)注重能力培養(yǎng),而忽略基礎知識的重要性
隨著教育改革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教師認識到對學生知識技能培養(yǎng)的重要性。因此有人認為,傳授知識已不再重要了,而在于掌握獲取知識的方法,整個教育要從“知識中心”轉移到“能力中心”、從“學會知識”轉移到“學會學習”等。這些觀點表面看起來似乎很“先進”,但在一定程度上卻是形而上學思維方式的產(chǎn)物,割裂了知識、素質與能力之間的辯證關系。知識是能力的基礎,知識是能力的載體,沒有知識,能力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三)教師對學生主體地位認識不清
“以學生為主體”是現(xiàn)代教育觀的核心。課堂上教師要順著學生的思維開展教學,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但現(xiàn)實中仍有些教師把自己作為教學中心,擔心學生學不會,于是就包辦代替,結果適得其反。同時也存在另外一種極端,教師打著自主學習的旗號,一味強調學習內容由學生提、學習方式由學生選,一切都由學生說了算,教師卻游離于學生活動之外,缺乏必要指導,這樣最終的結果可想而知。因此要落實基礎知識的學習,必須要強調以學生為主體的同時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其次,教師教學方式存在的問題
(一)“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教材是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的基本依據(jù),是教學內容的主要載體。新課程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教學理念,過去那種照本宣科式的教學逐漸減少,然而一些教師把“用教材教”作為一種借口而不去吃透教材,甚至脫離教材。這種現(xiàn)象是把過去的“以本為本”一下改為完全脫離教材,導致了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二)教學往往單一化,不注重個性發(fā)展
在教學的過程中,每個學生的個性與對知識的接受能力、知識基礎、思維方式等方面存在差異,用同一要求、標準、教學內容、形式和方法教育學生,勢必造成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常常會出現(xiàn)少數(shù)活躍學生或尖子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而另一些同學游離于課堂教學。因此應有針對性地進行差異化教學,以調動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防止在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一刀切”的教學現(xiàn)象。
二、解決措施
(一)建立起新課改下教學方式的新觀念
在新課改下,教師要不斷地改變教育理念,探索新的教學方式,轉變教師角色。教師角色應由傳授者轉化為引導者、由管理者轉化為組織者,由教師為主轉向學生為主,適應教師新的角色轉變,增強教學的民主性。同時教學策略應發(fā)生根本變化,由重知識傳授向重學生發(fā)展轉變,由重教“教”向重學生“學”轉變,由重結果向重過程轉變,由“一刀切”教學向差異化教學轉變。采用啟發(fā)式、討論式和研究性學習等方式進行教學,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手段進行教學,努力實現(xiàn)教學手段現(xiàn)代化,研究和追求深層意義上的生動活潑的形式,改變思想政治課教學的被動局面。
(二)教師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教師始終在教學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也是新的教學理念執(zhí)行者。因此教師應該在教學的實踐過程中不斷地探索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不但要熟練掌握教材知識,提升用教材教的能力,還要時時關注變化發(fā)展的實踐,關注國內外熱點問題,認真學習《考綱》學習課程標準,學習教材,學習課程理論、課改信息,掌握現(xiàn)代教育學、心理學方面的知識。通過自我鉆研、教學教研、教學培訓、參與教改兄弟學校、同行經(jīng)驗交流,培養(yǎng)教師的創(chuàng)新能力。
總而言之,新課程改革在取得了巨大的成績的同時,也要看到思想政治教學中仍然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新課程改革對于每位老師來說,人人有責,只有不斷地總結成功與失敗的經(jīng)驗教訓,我們才能不斷地深化思想政治教學的改革。
【參考資料】
[1]甘秀珍. 新課改下高中政治教學反思.
[2]李國華,陳海蓮.如何提高“用教材教”的實效. 教書育人,2010(07).
篇5
關鍵詞:初中化學;教學反思;價值和意義
對老師而言,教學反思應是一個長久的持之以恒的行為習慣。教學中有了反思,不僅可以強化教學,對學生而言也是一件好事,這樣教學反思不就更具備了真正的價值和意義了嗎?
一、教學前反思:
在教學前進行反思,能使教學成為一種自覺的實踐。在以往的教學經(jīng)驗中,教師大多關注教學后的反思,忽視或不做教學前的反思。其實教師在教學前對自己的教案及設計思路進行反思,不僅是教師對自己教學設計的再次查缺補漏、吸收和內化的過程,更是教師關注學生,體現(xiàn)教學"以學生為本"這一理念的過程。上課前,我認真地對教學思路、教學方法的設計、教學手段的應用及學生的年齡特點、在課上可能有的反應做了充分的反思。經(jīng)過課前的反思與調整,教學內容及方法更適合學生,更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心理特點,從而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1、興趣:學習興趣是我們教師工作的動力基礎,要善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提高調節(jié)課堂氣氛的能力,要敢于和學生說笑話。天南的、地北的、國內的、國外的、與化學有關的、無關的。有的學生說水是由H2和O2組成的,我說“那壞了,H2和O2是氣體喝一口你就飄忽,喝一杯水是不是就有坐飛機的感覺,如果喝的再多可能就會飛向美國了。同學們想,如果在空中點火抽一支煙,什么結果?”,同學們吆喝“爆炸”,因為H2和O2遇火可能發(fā)生爆炸,我說那只有唱“傷心太平洋”的份了,學生哈哈大笑。學生要喜歡這課,肯定要先喜歡老師,如果哪位老師很幽默,學生肯定喜歡與他交流。喜歡老師,就會主動接近老師,肯定會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受到我校演講的林老師的啟發(fā),我就經(jīng)常對學生說:“你敢不敢喊老師‘我愛你’,怕什么?你是老師的孩子?!?、激情:熱愛所教的學科,要找一種不吐不快的感覺,找一種與學生分享快樂的感覺;“用教師的激情點燃學生學習的熱情”3、契機:抓住每一個教育的契機,不放過任何一個教育的最佳機會。如:作為一名新的任課教師,用最短的時間認識所教的所有學生,晚自習快下課時不看座次、不看花名冊認識各位學生,“張三,你很聰明” ,“李四,第二節(jié)課你就給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王五,……”,實在沒有話說,就“認識你很高興”,利用這短短的5分鐘,讓學生知道老師很了解他們,加強了師生間的聯(lián)系。再如:老師檢查目標作業(yè)時,有的學生自信地說“老師,你看”,有的則說“沒問題!”,再看部分沒有做完作業(yè)的同學只有不好意思得份了,老師則說“很多同學作業(yè)寫得很好,老師都很鼓舞,一定盡心教好同學們,你不受鼓舞嗎?下次作業(yè)你能主動給老師看看嗎?”4、懸念:課堂教學要有懸念,要利用問題或問題組給學生提供閃光的機會,讓學生告訴學生。如:10毫升水和10毫升酒精混合體積如何?猜一猜,有猜大的,有猜等于的,有說不知道的,但有許多學生說“小于”,而且還能說的同學們心服口服,一個小問題就能增強好強心、好奇心,達到激勵學生的目的,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再如:下課前留一些新穎、難度較大的小題目,告訴學生“老師等待著你的結果”,往往是當天就有許多學生在課間圍著老師,“答案是幾?”“我做的對不對?”,熱情特別高。
二、教學中反思:
在教學中進行反思,即及時、自動地在行動過程中反思,這種反思能使教學高質高效地進行。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關注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以及達到的效果,捕捉教學中的靈感,及時調整設計思路和方法,使課堂教學效果達到最佳。在前面的課堂教學實踐中,當學生爭先恐后地展示自己所設計的實驗方案,并要求用實驗驗證,而且很多學生積極參與討論,來評價其他同學的設計方案。同時在教學中根據(jù)學生的思路和熱情,我及時調整自己的教案,一起到更好的引導效果,實現(xiàn)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在我精心設計的問題的引導下,學生思路清晰了,課前預期的目的基本達到。根據(jù)課堂上的具體情況,經(jīng)過我適時地調整、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和方法,使學生能夠結合實際高頻率地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好的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三、教學后反思:
篇6
一、反思教學法概述
反思教學法即老師借助行動分析、努力探索等方式,把老師的“懂得教學”及學生的“懂得學習”良好地結合在一起,努力促進教學合理性提升,使自己成為學者型老師的一種教學方法。反思教學法屬于一種基于解決教學問題的創(chuàng)新型教學方法,它對于促進老師團隊綜合素質的提升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采用反思教學法時,老師們理應對教學方法及教學工具等相關方面展開反思,找出自身教學存在的不足,并逐一解決這些不足,最終促進教學效率的有效提升。
二、促進反思教學法在高中政治教學中運用的方法及措施
(一)引導學生對政治概念展開反思性學習
高中政治概念通常是以精準的政治語言、采用定義的形式給出的,帶有特別強的抽象性,是學生展開政治思維的重心。老師在向學生介紹概念時,理應多問一些與此定義相關的問題,以加深學生對該定義的理解。比方說在介紹“稅收”一詞的含義時,老師們可借助詢問學生關于稅收主體、手段、依據(jù)及地位等方面的問題,讓學生對稅收的含義有一個清楚的認識。當學生對稅收定義有一個完整的概念之后,老師便可對稅收定義進行總結:“稅收是國家為實現(xiàn)其職能,借助政治,依法無償獲得財政收入的根本方式?!迸c此同時,老師們還可以引導學生對稅收展開進一步反思,如此學生便會對稅收定義的內涵及外延有一個更深層次的理解,從而增強其與逃稅、漏稅行為作斗爭的意識。反思教學法運用于高中政治教學中不但可以提高學生對政治概念的認識水平,同時還可以使學生的知識結構進一步深化。
(二)引導學生于解題過程中展開反思性學習
一般情況下,政治解題均由如下幾個部分構成:第一步,弄清問題;第二步,擬定計劃;第三步,實現(xiàn)計劃;第四步,回顧。其中第四步即解題后的反思,是對解題思維的深化與提高。對解題思路及方法的反思實際上就是對解題信息所展開的反饋與調控。
借助反思,學生可以對老師所教授的知識有一個更深層次的理解,同時其思維能力及探索能力也可以得到較好地提升。
(三)引導學生對所學內容展開批判性反思
反思教學法倡導一種不以書為尚,不迷信,敢于對事物進行質疑的精神。借助此種批判性思考,進而獲得新知識,從而實現(xiàn)解決復雜問題及情景的目的。
比方說糧食的價格,相對于以前來說,盡管中國糧食生產(chǎn)的社會勞動生產(chǎn)力提高了許多,然而近年來我國糧食的價格不但沒跌,反而呈現(xiàn)上漲趨勢。此外,“天價月餅”等現(xiàn)象也給了我們一種價格嚴重偏離價值的感覺。是否教材出現(xiàn)錯誤了呢?商品價值量和社會勞動生產(chǎn)率之間的關系到底是怎樣的?在遇到此類問題時,老師們就必須引導學生進行反思性思考,引導學生們運用之前所學的知識,對問題展開深入地思考。此外,學生們還應通過查資料及在生活中尋找證據(jù)等方式獲得解題信息,最后通過對解題信息展開分析及整理的方式獲得問題答案。
(四)引導學生對政治教學內容展開反思性學習
課堂是學生知識獲取的關鍵場所,然而絕大多數(shù)政治知識如果只憑在課堂上專心聽講肯定是無法做到真正地了解及掌握的,對于此類知識,學生還應運用反思對其進行消化及吸收。課堂筆記屬于學生們進行反思性學習的基礎,為了更好地發(fā)揮反思性學習的作用,老師們在教學的過程中理應要求學生做好課堂筆記,要求他們把自己介紹的重點及難點記錄下來,鼓勵他們定期整理筆記,復習時借助查看筆記,再運用老師所教的思路及方法對教材內容展開反思,將書本中的內容成功轉變成自己的知識。
三、案例分析
反思教學法是促進高中政治教學效率提升的關鍵方法之一。為了讓大家對這一教學方法有一個清楚的了解,下面本文就以人教版高一政治第一單元第二課“多變的價格”為例,為大家簡要介紹反思教學法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運用。
在教授《多變的價格》這一節(jié)時,老師們可以將授課過程分為如下四步:
第一步:概念介紹
在此階段,老師們理應向學生介紹與價格概念相關的知識,比方說價格的含義、影響價格的因素及價格變動的影響等等。
第二步:提出與價格相關的問題,并引導學生進行反思學習
在此階段,老師們可以向學生提一些與商品價格相關的問題,例如:商品供求關系與價格的聯(lián)系是怎樣的?在進行此步驟時,老師理應引導學生按照前文所述的四步策略展開反思性學習,以有效地解決問題。
第三步:提出與價格相關的實際案例,引導學生進行反思性學習
在此階段,老師們可以向學生介紹一些與商品價格相關的實際案例,比方說“天價月餅”“天價粽子”等,加深學生對價格影響因素的了解;
第四步:要求學生及時消化老師所教授的與價格相關的知識
人都是具有遺忘規(guī)律的,所以老師們應及時要求學生對自己所講的知識進行消化,并對其自身的學習方法及思維進行相關的反思,以更好地促進其學習效率的提升。
篇7
一、對政治課堂教學實效性的反思
提高課堂教學實效就是教師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guī)律,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從而實現(xiàn)特定的教學目標,滿足社會和個人的教育價值需求。要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教師在教學中就必須遵循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以學科內容為載體、以融洽師生關系為基礎、以學生良好狀態(tài)為保障的原則,講究教學藝術,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堂教學的每個環(huán)節(jié)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在參與中學習,使學生對教學內容感興趣,并理解和接受,內化為信念、意志、榮辱觀和價值觀。
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是教學的生命。學生學到什么,得到什么,是任何教學都要追問和考慮的。實效性要通過測試驗證,即調研測試、學業(yè)水平測試甚至是高考測試。
二、對政治課堂實效性探究的反思
1、在探究的過程中,我們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只有在正確價值觀的指導下,我們在教學活動中才能提高其有效性。要從宏觀上改變學生包括教師自身對政治學科的認識誤區(qū):政治課聽之無味,學之無趣,政治課理論聽過忘記,考過拋棄,等等。
2、政治教師要積極地開展教學探究活動。
要不斷學習,關心時事,保持與社會同步,將最新鮮的題材與教材相聯(lián)系,經(jīng)過加工處理后送到學生的面前。讓學生在課堂中感受到濃厚的社會氣息。以便學生能更好的認識世界,理解世界,融入世界。利用我們的學科知識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在學習生活中感覺到政治學科的作用。不脫離學生的生活,“以人為本”的思想才能得到體現(xiàn)。
恰當使用多媒體教學,使教學活動的預計目標在師生互動中能夠更好的實現(xiàn)。精講與精練、課堂討論等,都是學生對理論知識消化吸收的較好方式。關鍵是教師如何設置情景,來完成互動,以達到教學目標的要求。
教學活動課堂是主戰(zhàn)場。教師做好指引者把學生培養(yǎng)成開拓者。要善于將發(fā)現(xiàn)的問題及時拋出,讓學生在討論分析中尋找到最佳的解決途徑。學生學習活動的實效性是在教師教育活動有效性的有機統(tǒng)一下完成的。
具有良好的親和力的教師往往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出團隊的作用。我們的師生在教學活動中一起發(fā)展,就能讓教學的實效性最大化。
3、組織有效的社會實踐探究活動
要對社會實踐有所研究。社會實踐活動能讓學生增加對社會的認同,對生命的熱愛,讓其所學的理論知識在實踐中被檢驗被升華等等。比如組織學生去參加汶川地震、玉樹地震、雅安地震等相關活動,讓其體會黨和國家的性質、作用等,體會民族精神的內涵,增加民族凝聚力,增強其民族認同感等。
從解決思想政治課教學過程的特殊矛盾的角度出發(fā),開展知識驗證型的社會實踐活動。從結合教學改革實際的角度出發(fā),開展興趣愛好型的社會實踐活動。從結合教材行為鍛煉要求的角度出發(fā),開展實踐鍛煉型的社會實踐活動,等等。
“多角度、多類型”的社會實踐活動,是幫助學生接觸社會、了解社會,溝通書本與社會、理論與實踐,提高思想認識和覺悟水平的重要途徑,是思想政治課實現(xiàn)德育功能的重要方法。實踐證明,它具有課堂教學不可替代的教育效果。
三、對教學各環(huán)節(jié)的反思
1、扎實備課。古人云“凡事預則立”,沒有備課過程,教師不能準確地把握教學的進度,單純憑借教學經(jīng)驗,不能完全掌控課堂教學的發(fā)展,有效備課顯得十分必要,政治教師也要充分地備好課。
2、導課要激情有趣,引人入勝,喚起學習動機。
導系著舊課和新課、預示著后面的和結局、引導著學生的思維和方向。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又能引發(fā)學生思考,把學生的注意力迅速從課外轉移到課內,使學生很快地進入課堂角色,為整堂課的教學奠定良好的心理氛圍。如教學改革開放的內容時,讓學生欣賞歌曲《春天的故事》,提問:歌詞中兩次提到的“老人”指誰?1979年和1992年分別發(fā)生了哪兩個“春天的故事”?
3、授課要強化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fā)思考,培養(yǎng)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研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留給學生足夠的思維時空,鼓勵學生標新立異。有位老師在復習“資源問題”時,在向學生展示了課堂教學目標以后,由學生選出主持人,把全班同學分長江隊、黃河隊、錢江隊、浙江隊四組進行創(chuàng)設問題、解答問題的比賽,以游戲的形式把資源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的辦法由學生自己在游戲中圓滿解決了,在每一位學生的積極參與中完成了教學任務。
4、小結重視導行,促進學生道德觀念內化和行為外現(xiàn),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實效。
課堂小結是對一堂課的教學內容進行總結、概括,使學生對所學基礎知識及其技能更好地納入原有的認知結構,形成新的知識結構,在此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作業(yè)引導課外實踐,理論聯(lián)系實際,注重“知行統(tǒng)一”
社會實踐活動是思想品德課教學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應用性、實踐性是思想品德課的突出特點。教師要注重學生的親身體驗,教會學生不僅要用自己的腦子去思考而且要用眼睛去觀察,用耳朵去聽,用嘴巴去說,用雙手去操作,用自己的身體去親身經(jīng)歷,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加強知識的理解,激發(fā)學生生命活力,促成學生健康成長,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如上完“保護環(huán)境的基本國策”這一框的內容以后,可布置調查與實踐的作業(yè):請調查渭河的水質情況,寫出調查的目的;調查的對象有哪些,采用哪些方法,撰寫調查報告。
四、對評價機制的反思
要完善良好的評價機制來提高政治教學的有效性,落實教學的實效性。考試作為檢驗的手段,始終指導著教學活動的開展。是對教學活動有效性的直接回答。
我們需要研究高考,研究考核機制。
篇8
關鍵詞:初中政治;新理念;反思;觀念
近幾年來,隨著新課改理念的不斷深入,許多老師深感初中思想政治課難上,現(xiàn)在的學生難教。學生的體會是政治課沒有新意,枯燥無味,這極大地影響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效果,更難以實現(xiàn)思想政治課的智育和德育雙重功能。我覺得作為思想政治教師,在新課改的形勢下,無論從教學方法上,還是教學思想、教學觀念上都應該深深反思,找出應對之策。針對目前思想政治課出現(xiàn)的新情況,我對新課程背景下的初中思想政治提出幾點反思。
一、營造促進學生主動學習,以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教學環(huán)境
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相容的師生關系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情緒,師生心理相容能提高教學效果。學生喜歡這位老師,就相信老師講授的道理,愿意學習老師講授的知識,自然就對老師講的課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愛屋及烏”。學生如果不喜歡,甚至害怕這位老師,要想他們對這位老師所授的課感興趣是很困難的??梢娢覀円诮虒W中培養(yǎng)學生對老師的親切感,創(chuàng)造一個師生心理相容的良好環(huán)境,有了師生相容良好環(huán)境,自然就產(chǎn)生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積極創(chuàng)新的動力,而要達到此目的教師在教學中要做到以下三點:
(一)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應當充分體現(xiàn)平等與和諧。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既要扮演指導者,促進者的角色,更要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參與者、合作者,在言傳身教中使每個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人格、權利的尊重和對自己靈感、積極性的肯定。在這種和諧的環(huán)境中,學生會調動起自己的所有有利因素,進發(fā)出創(chuàng)造的火花。
(二)教師要善于開拓學生的思維空間,鼓勵學生善思。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在教學活動中應努力創(chuàng)設活躍、寬松、民主的課堂氛圍,特別愛護和尊重學生的個性,激勵學生敢想、敢說、敢于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教師絕不能抹殺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哪怕是一個小小的閃光點,教師也要給予肯定和表揚。
(三)運用情感進行教學。教師要用舊習慣的情感去感染學生,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如他們遇到痛苦和不幸時,老師的同情和開導能使他們得到慰籍、獲得信心,從而鼓起前進的勇氣;教學中給學生一個肯定的評價,就能使學生產(chǎn)生積極的情感反應,他們就會喜歡這位老師,就愿意“為老師而學”。因此我們政治老師必須學會用心靈的溫暖來醫(yī)治心靈的創(chuàng)傷,用精神的清洗劑沖刷精神的污垢。
二、在激發(fā)興趣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意識
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言道:“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賴于興趣?!边@爾文小時候曾是一個平庸的孩子,因為他對大自然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所以后來他成了著名的生物學家;微軟公司總裁比爾·蓋茨成功的起點是他對電腦網(wǎng)絡的癡迷;楊振寧博士在總結科學家成功之道時說:“成功的秘訣在于興趣”??梢?,興趣是創(chuàng)造的動力,成功的先導。興趣是創(chuàng)新的啟動器,也是創(chuàng)新能力發(fā)展的必要條件,興趣會產(chǎn)生注意力、思考力、想象力,會吸引你身心愉快的投入到創(chuàng)新活動中去,主動積極的去追求、探索、想象和創(chuàng)造。
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導下,我們不妨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或者巧設疑問,在政治課教學中,教師要想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用興趣來吸引學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創(chuàng)造,就要勤于積累各方面的素材,巧于設計問題、情境,善于駕馭語言技巧將引人入勝的寓言,幽默的故事,生動活潑的奇聞趣事,漫畫,圖片等通過電化教學手段融入到教學過程中去,讓學生每節(jié)課都有新鮮感受。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有了學習興趣,就有可能帶著愉快、高漲的情緒去克服一切困難,執(zhí)著地去探求,要鼓勵學生表現(xiàn)與眾不同的創(chuàng)見,提倡個性化發(fā)展,對學生提出的不合理的問題應采取寬容的態(tài)度,這種教學民主的思想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個性。在這方面,自己要善動腦子,肯動腦子,舍得下功夫,做課堂教學改革的有心人,采用有效方法的手段,激發(fā)了學生興趣,也激活了課堂教學,進而改變了學生對政治課不感興趣的狀況,學生愛學了,課堂活躍了,師生融洽了,成績提高了??梢?,只要教師充分發(fā)揮自己的知識和智慧去啟發(fā)誘導,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就一定能使學生愛學習,學生的創(chuàng)造意識也會隨之產(chǎn)生。
三、在巧妙設疑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學實質上就是設疑、質疑、解疑的過程,教師在課堂上巧妙地提出問題,有了疑問,學生就會積極思考,這時教師就承擔著授業(yè)、解惑的責任了。先讓學生感到“山重水復疑無路”,通過引導,激勵學生去尋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當學生得到成功喜悅的同時,他們的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也得到了發(fā)展。
要鼓勵學生質疑,向教師提問題,要學要問,學問學問,有問才有學,要讓學生積極主動地發(fā)現(xiàn)問題,而不是單純的被動的思考教師提出的各種問題。教師質疑和學生提問,不僅使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而且會增強教學效果。在政治課教學中,教師要結合社會實際和學生自身的認識情況,通過質疑來讓學生思考問題,允許和鼓勵學生提出問題,恰恰是這些問題反映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所謂方法和學習需求,解決好這些問題正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理解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最佳教育點,教師在講解過程中,要尊重學生提出的問題,及時調整講課程序,引導學生在解決自身問題的同時,把握好教材的內容。
陶行知先生說:“發(fā)明千千萬萬,起點是一問”,教師教學要善于設疑,巧妙設疑,要聯(lián)系學生實際,去啟發(fā)喚醒,鼓勵學生參與質疑,幫助學生分析,觀察想象,還要抓住時機,提出一些具有思考價值的問題,來激活學生思維,從而達到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的能力。
四、興趣活動與小論文比賽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政治課堂教學中這是由教師指導而學生獨立進行的教學要素結合方式。它的特點是可以彌補課堂教學中學生主動性不足的缺陷。
興趣活動可以就一門課的內容來組織如“政治理論研究小組”、“思想政治課學習小組”等。也可以就某個專題的探討組建興趣活動小組,如“法律問題研究小組”、“人生問題研究小組”、“道德問題研究小組”、“學習方法研究小組”等。興趣活動小組要以是長期的,也可以是短期的。
小論文比賽是就大家所關心的某個社會熱點問題開展的論文比賽。論文比賽要有計劃、有安排,包括比賽次數(shù)、比賽比賽內容、比賽形式等都應納入教師的教學工作計劃。教師對學生的論文比賽要給予必要的指導,包括課題選擇和設計的方法、資料收集的方法、資料整理和研究的方法,論文撰寫與修改的方法等方面都要給學生必要的指導和幫助。
興趣活動和小論文比賽的作用:一是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和學習思想政治課的積極性,加深學生對政治課教學內容的理解,將所學的內容運用于實際生活;二是能夠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分析認識社會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受到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三是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增進同學間和師生間的團結和友誼。興趣活動和論文比賽的組織簡單易行,我想值得每一個政治教師積極組織和開展。
五、聯(lián)系實際,重視實踐
目前很多學生認為學習思想政治課沒有用,學習是為了應付考試,為此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學習的目的性,重要性教育,授課時要貫徹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原則,學用結合的原則,向學生闡述思想政材內容有關的當前國際國內熱點問題,引進黨的方針政策;引進我國改革開放中出現(xiàn)的新材料、新觀點,新問題;引進社會生活中的軼聞趣事,不斷擴大學生的視野,用新知識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像教育家贊可夫所說的,要把沸騰的生活“請進”課堂來,讓“大社會”走進“小課堂”。例如講授“祖國統(tǒng)一”時,我為學生補充近幾年勢力分裂祖國的一系列活動,以及我國《國家法》的制定時事材料,引導學生分析活動的本質。
實踐是認識的第一源泉,新課程強調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注重學生情感體驗和道德實踐活動,這將有助于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如在講《合作、競爭》時,我組織學生做“綁腿雙人跑”的游戲,學生通過體驗、比較、思考、感悟到了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又如教學《文明交往禮為先》時,讓學生以小品表演的形式,模擬星期日同學來我家做客的情景,學生在觀察小品的同時,思考這兩位表演者用了哪些禮貌用語,在觀察、思考、反思中使學生懂得了在交往中要語言文明,態(tài)度親和、舉止端莊。
六、在加強引導中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有句名言:“教是為了不教”,一個好的教師,不僅要善于傳播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獵取知識,運用知識。古人曰:“給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說得很好。一個學生在學校學習的時間是有限的,不可能跟著老師學一輩子。因此,教師的職責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導學生學,不在滿足于學生學會,而在于引導學生會學。教是為了不教,自學是一種高層次的能力,是學生獲取知識的最基本的能力,是學生獲得可持續(xù)發(fā)展重要能力,是知識經(jīng)濟對終生教育的基本要求。在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注重了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還可能將學生的其他智能帶動起來,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變課堂為學堂,做到教和學的最佳結合,主導和主體的和諧統(tǒng)一。
一個人是否能夠成才,不僅在于所受的教學教育層次的高低,更主要的是取決于自己是否善于獨立獲取知識并把知識變?yōu)橄到y(tǒng)化的能力,在此基礎上形成自己獨立的見解和創(chuàng)新?,F(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進入了知識經(jīng)濟時代,知識總量不斷增加,知識更新率迅速提高,知識更新率迅速提高,如果學生只學會教師教給的一點知識,那么離開學校后面臨大量的新知識,就會在科學與技術急劇發(fā)展的嚴重挑戰(zhàn)面前束手無策。有了自學能力,無論知識更新周期如何縮短,科學技術綜合化的步伐如何迅速發(fā)展,都可迎頭趕上。所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是思想政治課不可忽視的要求。
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并非排斥教師的講解,要從教材和學生實際出發(fā),教師要適當?shù)闹v述,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教師自始至終要引導學生自讀、思考、質疑、討論和學習。這就為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開辟了廣闊的天地。
面對21世紀的素質教育改革,歷史賦予了我們光榮的使命,在教學觀念中,我們要改變過去的教育觀念,重新審視“分、分、分,學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師的法寶”這句話。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模式,大膽的運用新課改、新理念;教會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在探究中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獲得樂趣。過去常說:“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必須有一桶水”,今天看來是不行了,教師必須要有源源斷的水。我們要重新審視自己,課堂教學當中,引導好學生由被動學習轉向主動學習,這已經(jīng)是難能可貴的了,但又是那么的不容易的事,需要我們長期的努力。總之,一堂生動的思想政治課,對于學生來說,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表現(xiàn)為無窮無盡的好奇心,眾多的疑問,豐富的幻想和大膽的探索精神,它是智慧的火花,是智力活動的最高階段,也是智力發(fā)展的具體標志。
初中思想政治課教無定法,但要改變目前的現(xiàn)狀,還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只有深刻的認識到其中的利弊,在課后進行認真的反思,分析課堂上的所得所失,才能為我們今后的思想政治課提供寶貴的經(jīng)驗。
參考文獻:
[1] 彭智勇《創(chuàng)新學習》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篇9
1.自主性。
反思性政治學習是一個主動自我反省的過程,只有通過學生自我反省和自學兩種主要途徑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
2.批判性。
反思性政治學習需要學生以批判性的眼光分析和探索問題,從而使問題能夠更加的完整和深刻,學生的思路也會變得更加開闊,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問題。
3.層次性。
反思性政治學習是一個逐漸遞進的過程,剛開始可能反思的層次較低,但是隨著新知識的增加,反思的層次會提高,學生看待問題也會更加深刻。
4.探索性。
反思性政治學習同時具有探索性的特點,在反思的過程中會發(fā)現(xiàn)自身的不足和缺點,進而使自己思維變得更加成熟和深刻。
5.遷移性。
反思性政治學習的過程不僅僅是對學習過程和思路的簡單回顧,更是運用科學的學習方法,對知識點進行總結和概括,并且形成新的知識遷移的過程。
二、開展反思性政治學習的途徑和方法
1.引導學生對高中政治概念進行反思性的學習。
高中政治概念語言一般都比較準確、精煉和高度抽象,學生普遍反映記憶起來很困難,為此教師引導學生采用反思性的學習方法學習和記憶高中政治概念。比如在學習稅收這一小節(jié)時,可以首先列出記憶提綱:第一,稅收的主體是?第二,稅收的目的是?第三,稅收的手段是?第四,稅收的主要內容是?第五,稅收在整個國家財政收入中占據(jù)怎樣的地位?通過反思性的記憶方式能夠較為準確地記憶稅收的概念,然后再根據(jù)稅收的定義向它的外延進行延伸,進而了解了稅收的特征和作用以及納稅人的相關知識點。高中政治概念之間其實是有一定的聯(lián)系的,對相似的概念同時記憶,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政治思維能力。
2.引導學生在解題教學中進行反思性學習。
解答政治題目之后的回顧也就是反思的過程,通過回顧和反思能夠讓自己的思維得到深化和提高,從而構建出更深層次的知識點。首先,完成一道政治題目之后不要僅在意正確的答案是什么?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理清整道題目的解題思路,學會通過分析題目的特征和條件,從不同的角度尋找思維的突破口。其次,完成一道題目之后,通過改變題目的條件或者是前提,創(chuàng)設出相似或者完全不同的新命題,能夠培養(yǎng)學生用政治的思維模式去解答題目。最后,引導學生將題目從頭到尾進行解析,將所有相關的知識點都剖析出來,這樣不僅能夠防止出現(xiàn)解題的漏答,而且也培養(yǎng)了學生分析和再創(chuàng)造的能力。以“環(huán)境”問題為例,近幾年來環(huán)境一直是熱門話題,所以在經(jīng)濟常識中經(jīng)常會涉及環(huán)境的題目。想到環(huán)境問題不可避免地就會與經(jīng)濟相掛鉤,然后聯(lián)想到自然規(guī)律和發(fā)展的問題。我國與發(fā)達國家的經(jīng)濟發(fā)展程度還有較大差距,為了盡快發(fā)展經(jīng)濟,前期主張快速發(fā)展經(jīng)濟,反而忽視了環(huán)境的問題。等到經(jīng)濟發(fā)展速度降下來之后環(huán)境問題則成為了需要迫切解決的難題。而從哲學的角度可以聯(lián)想到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事物是運動發(fā)展的過程以及唯物辯證法的知識點。綜上依托環(huán)境問題展開,將所學的知識點通過橫向的或者縱向的聯(lián)系,就能夠完整地解答出題目了。
3.善于對所學內容進行批判性反思。
在學習過程中我們可能會遇到這類問題“社會勞動生產(chǎn)率和商品的價值量之間成反比的關系”,但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卻可以舉出一些反例。比如糧食的價格,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科學技術的提高,糧食的勞動生產(chǎn)率提高了,但是我國的糧食價格卻一直沒有降下去,反而提高了好幾倍。還有“天價月餅”等現(xiàn)象好像都違背了教材中所學的價格規(guī)律內容。那到底是教材有問題呢,還是二者受其他方面的影響造成的呢?帶著這類問題,學生進行反思性的學習,收集和整理資料。比如糧食漲價的問題:隨著人口數(shù)量的增加,可耕面積在銳減,加上城市人口的大量涌入,農(nóng)民的數(shù)量在減少,飼養(yǎng)業(yè)以及食品加工業(yè)等快速發(fā)展,農(nóng)民種植糧食的成本增加等都導致了糧食的價格“居高不下”的局面。所以雖然糧食的社會勞動生產(chǎn)率提高了,但是價格卻沒有降下來,這本身是由于其他各種因素導致的,而不能說教材中的結論是錯誤的。
4.引導學生對政治課堂內容進行反思性學習。
篇10
一、教學中教師角色要轉變
(1)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應該尊重學生,誘導學生內在的主動性,放手讓學生表現(xiàn)自己的獨立性,為學生提供學習過程中合作交流的空間與時間,這種合作交流的空間與時間是最重要的學習資源。在教學中,個別學習、同座位交流、小組間合作、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課程中經(jīng)常采用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這些組織形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合作交流的空間,同時教師還必須給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充足的時間。案例:法律和道德哪個更重要這是第二課中的活動課,這節(jié)課是通過辯論的形式,讓學生達成共識,更好地掌握法律和道德的重要性。我是以組織者、指導者的身份參加的,在活動準備的過程中,把班級同學分成兩大組和若干小組,每個大組推薦4名能言善辯者作為選手,班級的每個同學都進行材料準備,然后進行小組討論,為全班辯論打下群眾基礎,保證共同發(fā)言的質量,不至于使辯論只是少數(shù)辯手的事。由于事先準備得充分,同學們縝密的思維,詼諧的語言,使人耳目一新。那一刻,同學們體會到了自主交流而取得成功的樂趣。
(2)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作為引導者,教師要記住自己的職責是教育所有的學生,因而要堅信每個學生都有學習的潛能。引導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開而不達,引而不發(fā)。引導的內容不僅包括方法和思維,同時也包括做人的價值,引導可以表現(xiàn)為一種啟迪,學生迷路時教師不是輕易的告訴方向,而是引導他辨明方向;引導可以表現(xiàn)為一種激勵,當學生登山畏懼時,教師不是拖著走,而是點起他內在的精神力量,鼓勵他不斷的向上攀登。案例:法律規(guī)定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內容在學習第一框――思想道德建設內容時,其中一個知識點是:提倡每個公民要講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在社會上做個好公民,在工作崗位上做個好建設者,在家里做個好成員。好公民的標準是什么呢?我通過一些具體的事例,有典型的,也有我們生活中的普通事例,來教育我們的學生:我也能做個好公民。對于怎樣做好建設者、好成員,同學們一下就可以說出許多能夠做到的事情,特別是在家里做個好成員。同學們的發(fā)言不僅進一步理解了內容,也使自己的品德、情感得到了升華。
(3)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參與者。新課程中,師生關系已從傳統(tǒng)的“師道尊嚴”轉變成新型的伙伴關系、朋友關系。課堂教學中,教師參與學生學習活動的行為方式主要是:觀察、傾聽、交流。教師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可以調控教學,照顧差異,發(fā)現(xiàn)“火花”。教師傾聽學生的心聲,是尊重學生的表現(xiàn)。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既是認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教師要以親切的言談,優(yōu)雅的舉止,甚至每一次和學生目光的對視來實現(xiàn)交流,“親其師則信其道”。
二、教學中教材內容要“用活”
(1)教材不等于教學內容,教學內容大于教材。教學內容的范圍是靈活的,是廣泛的,可以是課內的也可以是課外的,只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的材料都可作為學習內容。教師“教教科書”是傳統(tǒng)的“教書匠”的表現(xiàn),“用教科書教”才是現(xiàn)代教師應有的姿態(tài)。案例:依法維護社會主義經(jīng)濟秩序第三框――法律規(guī)范經(jīng)濟行為,課本中對生產(chǎn)者、銷售者的行為都作了具體的規(guī)定,消費者也是經(jīng)濟活動的參與者,教材中只是講了消費者在經(jīng)濟活動中必須自覺地遵守法律、法規(guī)?!暗唧w應該怎么做呢?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都發(fā)生了哪些不應該的行為?” 我根據(jù)課本內容提出以上設問,學生根據(jù)所學的知識并聯(lián)系實際情況講出了許多做法,如文明消費、遇到問題找消協(xié)、打315電話等。利用設問引發(fā)了學生學習的欲望,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2)充分利用教材開創(chuàng)自由空間。過去的教和學都以掌握知識為主,教師很難創(chuàng)造性地理解、開發(fā)教材,現(xiàn)在則可以根據(jù)學生的需要大膽創(chuàng)新了。如教材中編入的一些小欄目:身臨其境、各抒己見、深思熟慮、大膽發(fā)言等。運用這些小欄目,可以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各種不同的思維取向。案例: 大膽假設第三框:青少年要提高自我保護能力中的小欄目――身臨其境,假如你被不法分子勒索,應該怎么辦?在學生發(fā)言以后,我就大膽假設:假如你被不法分子綁架了,應該怎么辦?(如蘇北某中學一位初三學生離家出走,在外被騙并被軟禁,后想方設法逃了出來)。學生熱烈討論,想出了許多自我保護的方法。通過教師的大膽假設,不僅使課本內容進一步深化,又鍛煉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中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經(jīng)驗要尊重
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識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基礎之上。學習的過程是自我生成的過程,這種生成是他人無法取代的,是由內向外的生長,而不是由外向內的灌輸,其基礎是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在教學中首先應了解學生已知的,分析學生未知的,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出發(fā),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目的、教學方法。提倡學生自主學習,學生能做到的,教師決不替代。
案例:搭建平臺,讓學生展現(xiàn)自我第七課依法制裁違法犯罪,這一課的內容如違法行為的含義、什么是犯罪、犯罪行為應受刑罰處罰等,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有一定的了解。我在了解學生已掌握的知識基礎上,教學中讓他們自己總結、交流,并通過表演小品、短劇等創(chuàng)設情景,學生的參與性很強,課堂氣氛非?;钴S,學生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掌握了知識。
四、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的評價
(1)給學生參與評價的權利。鼓勵學生更多的看到別人的長處,策略的提出問題,更是培養(yǎng)學生虛心好學品德的絕好機會。